欢迎访问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家事房产律师团网站!

假离婚买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法律上,不存在 “假离婚”,这些风险必须知晓
关键词:
首页 > 法律常识 > 婚姻房产
律所位置更多>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地址
假离婚买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法律上,不存在 “假离婚”,这些风险必须知晓
  更新时间:2025-08-18  阅读:    咨询热线:138-1029-1697

在房价居高不下的今天,为了获得购房资格、享受房贷优惠利率或规避房产限购政策,一些夫妻动起了 “假离婚” 的念头。他们以为这只是一场暂时的 “戏码”,等房子到手就可以复婚,继续幸福生活。然而,现实却往往给他们狠狠地上了一课。

曾经有这样一对夫妻,小王和小李。他们结婚多年,一直梦想着能拥有一套更大的房子,给孩子更好的生活环境。但当地的限购政策让他们的购房计划受阻。经过一番商量,他们决定 “假离婚”,想着等小李以单身身份买了房,就马上复婚。

离婚手续很快就办好了,小李也顺利购买了心仪的房子。可就在小王满心欢喜准备复婚时,小李却变了卦。原来,在 “单身” 的这段时间里,小李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对复婚一事不再积极。小王这才意识到,自己为了买房冒险 “假离婚”,如今却可能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 。无奈之下,小王只能寻求法律帮助,可法律上并不承认 “假离婚”,他面临着巨大的财产和情感损失风险。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真实发生的故事,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假离婚” 买房,真的能如我们所愿吗?在这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隐藏着诸多复杂的法律问题,尤其是关于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界定,更是关系到每一个参与 “假离婚” 买房家庭的切身利益。接下来,我们就从法律角度深入剖析这个问题 。

一、法律上,不存在 “假离婚”

在深入探讨房产归属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一个关键的法律概念:在我国法律体系中,不存在 “假离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离婚只有两种法定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协议离婚,是夫妻双方自愿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经过三十天离婚冷静期后,双方再次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婚姻关系才正式解除。而诉讼离婚,则是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可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一旦离婚手续完成,夫妻关系便在法律层面上彻底终结。这意味着,夫妻双方在离婚后,各自恢复单身身份,享有单身人士的权利,同时也需承担相应的义务。民政局不会区分夫妻是 “真离婚” 还是 “假离婚”,只要双方提交的离婚申请符合法定条件,就会依法办理离婚登记,颁发离婚证 。

从法律角度讲,离婚证所代表的离婚效力是绝对的,一旦生效,婚姻关系便不复存在。那种认为 “假离婚” 只是一种形式,婚姻关系实际上并未真正解除的想法,在法律面前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当夫妻为了买房而办理离婚手续时,他们就已经踏入了真实的离婚状态,后续的一切法律后果都将按照真离婚来处理 。

二、假离婚买的房,是共同财产吗?

明确了法律上不存在 “假离婚” 后,我们再来聚焦 “假离婚” 买房中最关键的问题:这样购买的房产,究竟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这一问题的答案,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参与 “假离婚” 买房者的财产权益,需要我们从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深入剖析 。

(一)一般情况:视为共同财产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共同购买的房产,若无特殊约定,一般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即便夫妻双方为了买房办理了 “假离婚” 手续,只要购房行为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且购房资金来源于夫妻共同财产,那么该房产仍可能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

比如,夫妻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用共同积蓄支付了房屋首付款,并以一方名义办理了房贷,即便之后办理了离婚手续,只要没有其他特殊约定,该房产在法律上通常会被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在离婚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对该房产进行分割 。这是因为,从法律角度看,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一般遵循夫妻共同财产制,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

(二)特殊情况:可能属于个人财产

虽然一般情况下,“假离婚” 买的房会被视为共同财产,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下,该房产可能会被认定为一方的个人财产 。

若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了房产的归属,且该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该房产应按照离婚协议的约定进行认定 。比如,离婚协议中明确写明某套房产归一方所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房产就属于约定方的个人财产 。

倘若能证明购房款全部由一方的个人财产支付,且房产登记在该方名下,那么该房产也有可能被认定为个人财产 。例如,一方在婚前有一笔丰厚的个人存款,婚后用这笔存款购买了房产,且房产仅登记在自己名下,同时有充分的证据(如银行转账记录、购房合同等)证明购房款来源于婚前个人存款,这种情况下,该房产就可能被认定为个人财产 。

三、假离婚买房,还有这些风险

(一)财产分割风险

在 “假离婚” 买房的过程中,夫妻双方往往会签订离婚协议,对财产进行分割。然而,由于离婚协议是在双方 “假离婚” 的背景下签订的,可能存在约定不明或一方事后反悔的情况。比如,离婚协议中仅简单约定房产归一方所有,但对于房屋的贷款偿还、装修费用分担等问题未作明确规定,日后就可能引发纠纷。一旦双方无法协商解决,只能通过诉讼途径解决,不仅耗费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导致财产损失 。

(二)复婚风险

“假离婚” 的初衷是为了买房,之后再复婚。但现实中,不乏一方在离婚后改变想法,不愿复婚的情况。就像前面提到的小王和小李,小李在 “假离婚” 后,对复婚态度消极,让小王陷入了被动局面。这种情况下,另一方不仅感情上受到伤害,原本的家庭也可能因此破裂,还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的风险 。

(三)信贷政策风险

银行在发放房贷时,会对购房者的婚姻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严格审查。若银行发现夫妻是通过 “假离婚” 来获取房贷优惠或购房资格,可能会拒绝发放贷款。即使贷款已经发放,银行一旦发现 “假离婚” 情况,也可能会提前收回贷款 。这将使购房者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甚至可能导致房产被银行收回,之前的购房计划彻底泡汤 。

(四)法律风险

虽然目前法律没有明确统一的处罚规定,但 “假离婚” 是一种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在其他相关法律事务中,这种行为可能会被认定无效或受到不利影响。例如,在涉及债务纠纷时,若债权人能证明夫妻是通过 “假离婚” 来逃避债务,法院可能会认定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无效,要求夫妻共同承担债务 。

四、遇到纠纷,如何维护权益?

倘若不幸因 “假离婚” 买房引发房产归属纠纷,先别慌,掌握正确的维权方法至关重要 。

(一)保留证据

务必妥善保留与购房相关的一切证据,如购房合同、付款凭证(包括银行转账记录、收据等)、离婚协议 、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这些证据能有力证明购房资金来源、双方对房产的约定以及 “假离婚” 买房的真实意图 ,在纠纷处理中起着关键作用 。比如,聊天记录中若有双方关于 “假离婚” 买房及房产归属的讨论内容,将成为重要的证据 。

(二)咨询律师

一旦遭遇房产归属争议,应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律师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提供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律师会协助你梳理证据,评估案件的胜诉可能性,并代理你参与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法律程序,最大程度维护你的合法权益 。

“假离婚” 买房,看似是一条通往购房梦想的捷径,实则布满荆棘。从法律角度看,不存在 “假离婚”,一旦离婚手续完成,婚姻关系解除,房产归属的界定错综复杂,且存在诸多法律风险。从现实案例来看,“假离婚” 买房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人财两空的悲剧屡见不鲜。

婚姻,是神圣而庄重的承诺,不应被当作获取利益的工具;房产,虽重要,但不应成为破坏家庭和谐的导火索。在面对购房与婚姻的抉择时,请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谨慎权衡利弊。遵守法律法规,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购房问题,才是长久之计。莫让一时的利益冲动,酿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在法律的庇护下,幸福美满,安居乐业 。

温馨提示:

有法律问题为节省您的时间,建议您拨打我们的免费律师服务热线:138-1029-1697 与专业律师及时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解答。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咨询热线
/ support hotline
138-1029-1697

邮箱:

电话: 138-1029-1697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