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重庆市渝中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典型案件:林某与杨某婚后购买房产,林某父母出资80万元支付首付,房产登记在林某名下,婚后双方共同还贷。离婚时,杨某主张分割房产,法院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判决房产归林某所有,林某向杨某支付补偿款30万元。这一案例暴露出父母出资购房分割的核心问题:如何区分父母出资的性质(赠与或借款),并公平分配房产?本文结合最新法律法规,解析父母首付房产的分割规则与实操要点。
一、分割规则:四种情形的差异化处理
根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解释(一)》第29条,父母首付房产的分割需区分以下情形:
一方父母全资购房,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
视为对出资方子女的个人赠与,房产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分割。
案例:2025年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在“陈某诉周某房产纠纷案”中,陈某父母全资购房登记在陈某名下,法院判决房产归陈某所有,周某无权分割。
一方父母全资购房,登记在双方名下:
视为对双方的赠与,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均等分割。
案例:2025年深圳市南山区法院在“吴某诉郑某房产纠纷案”中,吴某父母全资购房登记在双方名下,法院判决房产归双方各50%份额。
一方父母部分出资,婚后共同还贷,登记在出资方子女名下:
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法院会考虑父母出资因素,适当倾向出资方子女。
补偿计算:补偿款=共同还贷本金×(房产现值÷购房时价格)÷2+父母出资比例调整值。
案例:2025年杭州市西湖区法院在“林某诉杨某房产纠纷案”中,林某父母出资80万元首付,房产现值300万元,法院判决林某支付杨某补偿款30万元(考虑父母出资因素后调整)。
双方父母部分出资,登记在一方或双方名下:
登记在一方名下:按双方父母出资份额按份共有,离婚时按出资比例分割。
登记在双方名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均等分割,但会考虑出资情况调整比例。
案例:2025年成都市武侯区法院在“刘某诉赵某房产纠纷案”中,双方父母各出资50万元,房产登记在双方名下,法院判决房产归双方各50%份额。
二、证据留存:出资性质认定的关键
父母出资性质的认定直接影响房产分割结果。若父母主张出资为借款,需提供以下证据:
书面借款协议:明确约定出资为借款,并约定还款期限、利息等。
转账凭证:注明转账用途为“借款”而非“赠与”。
聊天记录或录音:证明双方存在借款合意。
风险提示:
若父母无法提供借款证据,法院可能推定出资为赠与。
口头约定的借款因证据不足,难以被法院采信。
有法律问题为节省您的时间,建议您拨打我们的免费律师服务热线:138-1029-1697 与专业律师及时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解答。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邮箱:
电话: 138-1029-1697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