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持续深化,但“一房两卖”现象仍时有发生。部分房主为牟取利益,将同一房屋重复出售,导致多名买家陷入产权争夺战。此类纠纷不仅涉及巨额财产,更关乎购房者的居住权保障。本文通过真实案例与法律条文解析,为买家提供维权指南。
案例分析:两份合同背后的法律博弈
2024年,北京购房者李某与房主张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支付首付款300万元并约定3个月内过户。然而,张某在未解除原合同的情况下,又将房屋以更高价格卖给王某,并完成网签备案。李某发现后,以“一房两卖”为由诉至法院,要求张某继续履行合同并赔偿损失。
法院审理认为,根据《民法典》第209条,不动产物权变更需依法登记。本案中,王某虽完成网签但未过户,而李某虽未网签却已实际支付大部分房款。依据《第八次全国法院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15条,法院综合合同履行程度、付款情况及买方善意程度,判决张某向李某赔偿已付房款一倍的违约金(300万元),并解除与王某的合同。
法律武器:三大路径维护权益
物权优先原则
若一方买家已完成过户登记,其物权受法律保护。未过户方仅能主张合同违约赔偿。例如,2023年上海某案中,先过户方成功取得房屋,后签约方获赔房款1.2倍违约金。
预告登记制度
《民法典》第221条明确,买家可申请预告登记以阻断房主再次处分房屋。2025年杭州某案中,购房者陈某在签约后立即办理预告登记,房主后续与他人签订的合同被判无效。
惩罚性赔偿条款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条,房主“一房两卖”导致合同无效的,买家可主张已付房款一倍以内的赔偿。2024年广州某案中,法院判决房主赔偿买家违约金280万元(占房款80%)。
实务建议:风险防范四步法
签约前核查:通过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房屋权属状态,确认无抵押、查封或他项权利。
网签与资金监管:要求房主配合办理网签备案,并将房款存入第三方监管账户。
及时预告登记:签约后7日内申请预告登记,费用仅为登记费的50%(约80元)。
留存证据链:保存付款凭证、沟通记录及房主承诺文件,必要时进行公证。
有法律问题为节省您的时间,建议您拨打我们的免费律师服务热线:138-1029-1697 与专业律师及时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解答。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邮箱:
电话: 138-1029-1697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