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兴华律师接受北京电视台邀请,做客《法治中国60分》直播栏目,直击法治热点,以案释法。王兴华律师在节目中对各类社会热点问题或新闻事件深入解读,并做出法律层面的专业评论和建议。
《法治中国60分》着重从开掘典型案件背后的社会意义以及与新媒体进一步深度融合等各个层面进行大胆创新。栏目聘请国内知名新闻评论员和法律专业人士为《法治中国60分》的特约评论员,树立了栏目的权威性,从简单的播报案件,到挖掘案件背后更深层面的社会问题,凸显了栏目的社会责任感。
案情回顾
近日,一则“耗资10个亿,潮汕豪宅‘英之园’将被强制拆除”的消息引发全网热议。5月9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剑指这一占地超54亩的违建“豪宅”。村民陈某彪非法占地十余年,最终难逃法律制裁。
5月9日,汕头市潮阳区人民政府发布强制拆除公告,直指西胪镇西二社区的“英之园”。该建筑群由村民陈某彪非法占用集体工业用地54.561亩建成,包括老式厝五座、楼房六座及凉亭、围墙等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超1万平方米。经汕头市自然资源局调查,陈某彪未取得任何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更未通过城乡规划审批,属典型违法建设。
早在2023年,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已对陈某彪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45日内自行拆除违建并罚款。然而,陈某彪逾期未履行义务,且行政复议与诉讼期限已届满。为维护执法权威,潮阳区政府再发公告,要求陈某彪于公告发布之日起45日内完成拆除清理,否则将依法强制拆除。
“耗资10亿”的传言虽引爆舆论,但官方始终未予证实。汕头市自然资源局潮阳分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案件已进入强制执行阶段,但具体强拆细节尚不明确。
主持人:
在潮汕地区,“聚族而居”的传统让土地承载着家族荣誉与文化记忆。“英之园”在建设时,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传承嵌瓷、木雕等非遗技艺,其建筑工艺足以被称为“潮汕传统工艺的巅峰之作”。今天做客我们演播室的是特约评论员王兴华,你好。眼看精美的建筑即将变为一堆瓦砾,很多网友都觉得可惜,觉得不如让政府收走,改为博物馆等公益项目,或者改成民宿,还能给周围村民带来收入。但也有拆派网友认为,既然是违建,就得拆,如果只因为漂亮就能不拆,还要法律干嘛?请问评论员,你觉得让这个天花板豪宅变为瓦砾,可惜吗?
律师点评: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兴华表示:
英之园非法占用集体工业用地及部分农用地,严重违反《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农用地转建设用地需省级审批的规定;同时,也未取得任何规划许可,即便其建筑工艺融合了嵌瓷、木雕等非遗技艺,但法律明确规定,违法建筑必须拆除。拆除虽令人惋惜,但文化传承需以合法合规为前提。若仅因建筑精美而忽视法律底线,将导致违建合法化的恶性循环。
主持人:
据了解,这个园子始建于2013年,2020年被卫星发现,当地曾经开出了一张28万的罚单,结果陈某彪是款认罚,院照盖。很多网友感叹,这么大的违建群,为啥能存在12年,基层的土地巡查制度怎么到了这,就卡壳了呢。请问评论员,从这件事,我们是不是也得反思:如何不让下一个“英之园”出现?
律师点评: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兴华表示:
这起事件暴露了基层治理中制度执行与监督管理的问题,杜绝此类事件首先,在制度层面,通过透明审批流程、加大违建处罚力度,落实监管责任,来打破人情执法困局;在技术层面,可以利用无人机巡查与智能监测网络常态化覆盖,实现违建行为“早发现、早处置”;同时,社会监督层面,可以鼓励村民自治、媒体曝光与公众举报机制,将违建防控纳入村规民约与法治文化。用社会共治补齐基层监督短板,才能让“英之园”的悲剧不再重演,让法治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
BRTV《法治中国60分》
《法治中国60分》是北京电视台普法标杆栏目。以独特的新闻视角以及真实、鲜活的法治案例在众多法治节目中独树一帜,深受观众喜欢,该节目的出发点是帮助公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切实法律问题,通过对法律问题的解答,教大家在生活中如何运用法律解决问题,传达法治的力量。
有法律问题为节省您的时间,建议您拨打我们的免费律师服务热线:138-1029-1697 与专业律师及时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为您解答。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邮箱:
电话: 138-1029-1697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1座4层